• 
    

    <p id="apfut"><strong id="apfut"></strong></p>
      <td id="apfut"><ruby id="apfut"></ruby></td>
      <acronym id="apfut"></acronym>
        <td id="apfut"><option id="apfut"></option></td>

        <track id="apfut"></track><table id="apfut"><strike id="apfut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1. 吳堡縣:潮涌催奮進 風正好揚帆
        恢復窄屏
        出處:榆林日報       更新時間:2023-03-16 08:53

        1.jpg

       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3.79億元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.59億元;完成財政總收入8540萬元,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937萬元;城鎮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998元和13380元……

        回眸2022年,一組組令人欣喜的數字指標,見證了吳堡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。該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高效統籌疫情防控、經濟穩定和發展安全,各項事業蓬勃發展,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。

        經濟發展后勁十足

        初春時節,走進蘇陜協作(吳堡)產業園,生產車間設備運轉聲此起彼伏,各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,鉚足干勁趕訂單,力爭實現“開門紅”;集生產、加工、展銷、文化于一體的岔上古鎮手工空心掛面非遺文化產業園,慕名而來的游客零距離體驗空心掛面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
        2022年,吳堡縣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,著力穩住市場主體和經濟大盤。充分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拉動作用,實施重點項目56個,完成投資11.3億元。兌現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1307萬元,重點支持大眾創業、企業擴能改造和市場拓展。實行規上企業結對幫扶工作機制,培育“五上”企業6戶,新增市場主體582戶。全年共計放貸擔保8239萬元,減稅降費1731萬元,為103個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16萬元,投資112萬元研發掛面生產設備,有效保障經濟社會平穩增長。

        同時,按照“以產興城、以城帶產、產城融合”的思路,堅持把園區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、項目建設的主陣地,推動園區經濟實現突破發展。其間,蘇陜協作(吳堡)產業園引進的滴灌管材、智慧路燈等6個項目相繼投產,園區產值預計突破1億元,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,也帶動更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。手工空心掛面非遺文化產業園建成運行,空心掛面產業園開工建設,全縣掛面加工業蓬勃發展,總產量突破6000噸,產值達8585萬元,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添動力、增活力。

       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,該縣推出“吳優辦”政務服務小程序,接入省市政務服務移動端,通過數據集成和共享,推出一批高頻政務服務事項,實現“申請零材料、審批零人工、領證零上門”智能“秒辦”。推進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集成辦理52個“一件事一次辦”服務事項,設立“辦不成事”和涉企惠民窗口,行政審批更加高效快捷,政務服務更加貼近群眾需求。

        “三農”工作提質增效

       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。2022年,吳堡縣結合資源優勢,著力發展“一清二白”、紅棗、雜糧等特色產業,促進農民增收,助推鄉村振興。堅守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紅線,落實地力補貼,建成高標準農田1萬余畝,新建淤地壩11座,糧食產量達到5.2萬噸。制定青梨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,新建梨園4000余畝,吳堡青梨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名錄。加強棗林生態管護,紅棗產量達到7萬噸,直接帶動群眾戶均增收3000余元。建成優質桑園1萬畝,加工蠶絲1000余張,老黑醬、辣椒醬系列調味品產值達950萬元,讓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。

        2.jpg

        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,該縣實行“一月一調度、兩月一推進、一季一點評”的鞏銜工作推進機制,先后召開五次現場推進會,切實把幫扶政策措施落到位。聚焦“兩不愁三保障”和飲水安全,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.62億元,全面落實產業幫扶、就業創業、教育醫療、易地搬遷后續幫扶等各項政策措施。聚焦六類重點人群,織密防返貧動態監測網絡,科學精準實施幫扶。

        鄉村建設富有成效。該縣投資8784萬元,實施鄉村建設項目80個,新建農村道路、產業道路131公里,實施飲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15處,安裝路燈710盞。投資1500萬元,穩步推進李家河村、辛莊村、深砭墕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,辛莊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,張家山鎮入選第十二批全國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鎮。集中開展村莊清潔行動,持續鞏固提升國家二類縣創建成果,在11個村實施數字鄉村試點,推廣智慧養老、智能大喇叭等服務項目,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路徑。

        城市魅力更加彰顯

        高樓拔地而起、道路四通八達、綠化步移景換……如今的吳堡,城市面貌日新月異,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。2022年,該縣多措并舉持續完善城市功能,著力提升城市品位,城市發展躍上新臺階。

        吳堡縣把基礎設施作為群眾安居樂業的一個“硬指標”,對城區廣場、河濱公園進行維修改造、綠化提升,新安裝路燈600盞,進一步做靚做美縣城。改造老舊小區6個,惠及居民266戶。對11棟公租房進行改造,古城路安置房主體建成,張家山鎮干部周轉房完成裝修。立體停車場建成試運行,增加停車位300余個。城區及產業園供水管網鋪設完成。高速引線建成通車,307國道吳堡黃河大橋正式通車,城鎮化建設中的一些難點、堵點、痛點得到有效解決,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縣城建設示范縣。

        3.jpg

        為了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該縣扎實整改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,強化河長制和林長制,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四十一項攻堅行動。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,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5天,排名全市第一。集中整治影響黃河斷面水質問題,柏樹坪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且同比改善明顯,完成綠化造林1萬畝,全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

        同時,加快全域旅游創建步伐,推進吳堡石城維修改造、辛莊課堂建設、黃河東渡景區提升、柳青文化園改造等工作,建成投用旅游環線公交站臺。積極開展國家A級景區創建,吳堡石城、柳青文化園通過3A級旅游景區創建驗收。橫溝溫泉被評定為“優質珍稀溫泉”。通過舉辦清爽榆林“漂流一下·清涼一夏”、省十七運吳堡站圣火傳遞、漂流文化旅游節等一系列活動,提升了吳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全年累計接待游客36萬人次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.15億元。

       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

        民生連著民心。2022年,吳堡縣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舉措,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。

        該縣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,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,制定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,啟動實施中小學校長職級制、教師“縣管校聘”, 新建、改擴建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,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。完善醫療體系,按照“一村建室、聯村服務”的原則,規劃設置了73個標準化村衛生室。實行縣醫院、中醫院、婦保院一體化管理,縣公立醫院開工建設,岔上鎮衛生院改造完成主體工程,縣鎮村醫療體系進一步完善。

        4.jpg

        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、攻堅戰,及時改造集中隔離點、定點救治醫院、發熱門診,“新十條”全面施行以來,適時調整防控策略,加強藥品設備采購儲備,群眾救治用藥需求基本得到滿足,平穩度過疫情高峰期。

        此外,吳堡縣聚焦民生短板,集中力量辦成了一批群眾最關心、最直接、最現實的民生實事。其中,妥善解決17宗不動產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,關閉自備井71口,規范了24個小區的物業管理。發放各類穩就業創業補貼759萬元,引導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2800多人,安置護林員、保潔員等2139人。新增農村幸福院38所、城區日間照料中心3所,總數達到89所。全年共發放困難群眾救助金6743萬元,兌現租賃住房補貼100萬元,發放平價“暖心煤”6511噸、防疫藥品“健康包”15025份。

        5.png


        (責任編輯:宋小艷)

        分享
        同性男男黄g片免费网站18禁